居家心理防护小贴士——常熟外国语学校居家学习指南(家长篇)
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2022年中小学、幼儿园春季开学按下了暂停键。开学延期,您的心情可能不会太好,宅家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,您和孩子有没有从最初的亲密无间到后来的冲突不断?有没有觉得孩子很难管,不听话,爱发脾气,有时会让人很抓狂?有没有看着孩子焦虑不安却毫无办法,甚至跟着焦虑?如果您的孩子和以下情景中的学生有类似的问题,我们建议您这样做。

在这个特别的时期,伴随疫情的扩散,小敏表现得比平时更加脆弱敏感,一没有及时更换口罩、偶尔吃东西前忘记洗手、偶尔出现一两声咳嗽等,都会让她感觉极度焦虑不安,总是担心自己和家人已经或迟早会被感染。
虽然小敏的反应有点过度,但家长要予以接纳和理解,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。
第一,理解居家防疫的重要性,避免“被感染”的焦虑。
帮助孩子理解有些焦虑是想象出来的,告诉孩子,每个人都可能出现不安,但我们仍然要努力保持正常的作息和生活,只要遵从防疫指导,居家少外出,就不必过度担心“被感染”。
第二,做好居家防疫生活计划,并尝试行动。
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做哪些事会让自己情绪放松,把它们逐一列出来,并尝试去执行,比如写日记、听音乐、做家务、玩玩涂色、适当运动、保持与家人的沟通等,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孩子减少精神上的紧张,增加自我效能,降低沮丧情绪。
第三,尝试“积极思维”,以“积极”的视角看问题。
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“当下”具体的事实和数据,特别是关于疾病治愈率、医疗方法的发展、新的药物等方面的信息,避免过度不合理的担忧;和孩子一起“回顾”过去我们面对危机的成功经验,引导孩子看到人的能力和潜力;和孩子探讨对“未来”的期待,以长远和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暂时发生的阶段性事件。
第四,合理获取有关信息,遵从理性导引。
对于无力正面应对危机的孩子们来说,要避免输入过多负面信息,以免降低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焦虑。因此,控制每天接收相关信息的频度、数量和时间,特别是那些未被证实的消息,确保“刷屏”只是每天生活中的一小部分,能够有效帮助孩子们减轻情绪冲击。
小哲马上快高考了,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只能在家上课复习,居家复习计划不知道怎么做。家长和学生都很焦虑。
对于高三学生,目前的状况更让人纠结,一方面已经进入了紧张的高考倒计时,另一方面“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”“什么时候能开学” “高考能否如期进行”等问题都还是未知数,这种状况可能会加重某些同学的焦虑不安。
第一,正视焦虑,做好心理“防疫”。
首先,要明白这种焦虑是当前特殊情形下的正常的反应,对它要保持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,以免引发更多的焦虑。
其次,要学会识别这种焦虑在自己身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。同样的焦虑,每个人的表现可能不同,有的人更多表现在情绪上,出现心神不宁、烦躁易怒,或是悲观难过、精神不振等情绪;有的人更多表现在身体上,出现无力、疲乏、食欲不振、胸闷、憋气、入睡困难等;有的人更多表现在思维/思想上,如控制不住的想象被感染的情形或后果;有的人更多表现在行为上,出现类似强迫性的非理性行为,如抢购“预防性药物”、反复测量体温、浏览信息等行为,或出现攻击性言语、行为。
再次,要采取 “节能应对”的办法,减少对病毒和负面情绪的关注,建设性的关注有意义的事情,进行问题解决。
最后,要相信党和政府,从疫情爆发到现在,党和政府非常有责任的担当、快速的反应、有序组织,有效的应对,相信党和政府也会充分考虑高三学子的面临的困难和状况。
第二,学习方法,有效缓解焦虑。
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法和肌肉呼吸法;可以从网络、媒体平台获取一些专业的心理指导方法;主动寻求心理疏导的帮助,可以拨打心理热线电话,在网络上心理辅导。
第三,化“心动”为行动,提升自我监控。
要把“不能去学校”的危机转化为“自主学习”契机的成长性思维,这样可以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每天的学习,这其实是一种很有意义、有可能效率更高的学习。
要学会有序、合理地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与生活节奏,学会排除内在外在各种干扰的影响。
要保持一定的人际沟通,为自己营造一个松紧适度、张弛合理、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。
在今年这个特殊假期,有些家长抱怨,常常和孩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闹得不愉快,比如高二的小田就和爸爸争执说:‘整天在家, 不让我出去,又不让打游戏,那让我干吗呢?”爸爸一听,气不打一处来,父子天天争吵。
第一,处理好自己情绪。
特殊时期,父母与孩子整日在家,难免会出现更多摩擦与冲突。作为父母,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,不抱怨、不唠叨,并寻找各种可以放松、减压的方式,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一起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,维持稳定的情绪,减少冲突。
第二,丰富居家生活。
居家隔离生活时期,亲子冲突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,因此,家长要调整好居家的日常生活。在这段时间,家长除了做好疫情的相关科普外,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中开展亲子共读、坚持体育活动、让孩子参与做家务等,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。
第三,调整目标策略。
这个特殊时期的居家生活,其实是一次难得的亲子相处机会,父母们与其唠叨,不如调整期待和策略,将居家期间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作为一次特殊的亲子作业去完成,这样不但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恐慌,更有助于增进亲子沟通,促进亲子关系。
疫情当前,心理健康更加重要!

高三心理调节有方法!
用户登录